无鳞罗汉果

无鳞罗汉果(学名:Siraitia borneensis),为葫芦科罗汉果属下的一个植物种。种加词“borneensis”意为“马来西亚婆罗州的”。该植物主要分布在广东省云南省西畴县)、西藏自治区墨脱县)以及泰国和马来西亚等地,生长环境为山谷林中或溪旁。

形态特征

无鳞罗汉果是一攀援草本;茎、枝有棱沟,初时被刚毛和柔毛,后渐脱落变近无毛。叶柄长2-6厘米;叶片膜质或纸质,长卵状心形,长8-15厘米,宽5-10厘米,全缘或仅有胼胝质小齿,先端渐尖,基部心形,弯缺半圆形或近圆形,深1.5-2.5厘米,宽2-3厘米,上面深绿色,初被短刚毛,后刚毛断落而残留粗糙的疣状突起,在分叉点上下同时旋卷。雌雄异株。雄花序总状或圆锥状,花序轴长3-14厘米,被锈色柔毛,上部着生7-15朵花;花梗长0.5-1厘米,被短柔毛,基部有1枚披针形或长卵形、长2-3毫米、密裤毛的苞片;花萼筒杯状,长2.5-3毫米,外面多少生短柔毛,裂片披针形,长6-7.5毫米,基部宽2-3毫米,具3脉,先端渐尖;花冠黄色,裂片长卵形,长6-6.5毫米,先端急尖,多少被柔毛;雄蕊5,成对基部靠合,1枚离生,花丝长约1毫米,花药棒形,1室,长约3毫米,药室弓曲,花丝和花药均生稀疏柔毛。雌花单生或2-3朵聚生于1-1.6厘米长的总梗上端;花梗长约0.5厘米,生锈色柔毛;花萼和花冠同雄花;子房长圆形,长约8毫米,径约4毫米,密被黄褐色硬毛和柔毛,花柱伸长,纤细,达7毫米长,3裂,分裂部分长2-2.5毫米,柱头膨大,稍2裂。果序梗和果梗粗壮,具棱沟,果梗长2-2.5厘米,密被锈色柔毛和刚毛,后渐脱落;果实长圆形或近球形,干后红褐色,长5.5-6.5厘米,径4-5厘米,初时被柔毛,后变无毛。种子多数,三角状阔卵形,淡黄褐色,长约8毫米,宽约7毫米,厚约3毫米,基部钝圆,先端缢缩,顶端平截,两面平滑。

花期6-8月,果期9-12月。

分布范围

国内分布于广东、云南西畴及西藏墨脱。国外分布于泰国马来西亚

异名

Siraitia borneensis (Merr.) C.Jeffrey

Siraitia borneensis (Merr.) C.Jeffrey ex A.M.Lu \u0026 Zhi Y.Zhang

Siraitia borneensis var. lobophylla A.M.Lu \u0026 Z.Y.Zhang

赤瓟属 borneensis Merr.

参考资料

Author avatar
雪山春水
5评
转发

Copyright © 1996-2025 DaHe Network Media. Group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3012313号

虚幻引擎雅思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