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傅

太傅,是中国古代职官,与太师、太保并称 “三公”。此外,辅导太子的官也叫太傅,西汉时称为太子太傅。

太傅从西周时期正式设立,最初由周公担任太傅,为朝廷的辅佐大臣与帝王老师,在国王年幼或缺位时太傅可以代为管理国家,并掌管礼法的制定和颁行。太傅在战国时期的齐国和楚国都有设立;秦朝时期被废止;西汉曾两度短暂复置该职位;东汉则长期设立;以后各朝代都有设置,但多为虚衔。

地位品级

太傅属于三公(太师、太傅、太保)之列,官阶是正一品位,处于专制统治者的核心位置,是皇帝治理天下时的高级代表。太傅直接参与军队和国家大事的规划与决定,要是皇帝年纪小或者皇室势力薄弱,他们常常会成为实际掌权的人。至于太子太傅,早在商、周两代就已经有了太子太傅和太子少傅,他们的身份是太子的老师。汉朝沿袭了这个设置,俸禄是三千石,地位排在太常之后。东汉时期,俸禄调整为中二千石。太子对他们要行学生对老师的礼仪。三国时期也继续设置了这个职位。

历代沿置

起源与早期职能

太傅这一职官从西周时期开始设立,最初由周公担任太傅,为朝廷的辅佐大臣与帝王老师,太傅可以代为管理国家,并掌管礼法的制定和颁行。在战国时期的齐国和楚国也设有太傅。

秦汉时期的起伏

秦朝时期,太傅这一职官被废止。西汉吕雉元年(前187年),太傅复置,并配有金印和紫色绶带,由王陵、审食其等人担任,后来又一度被撤销废除。刘欣元寿二年(前1年),太傅再次复置,此时太傅地位提升,孔光曾任此职,位在三公之上。同时出现太子太傅这一分支,作为辅导太子的官员,如西汉贾谊曾先后担任长沙王太傅、刘揖太傅。东汉时期,太傅职能发生重要变化,成为重臣之首。每位皇帝即位后必设太傅,并赋予 “录尚书事” 的权力,直接参与朝政,掌握实际权力,如赵熙陈蕃胡广等均曾任此职。但东汉太傅并非常设,官员去世后往往废去此职,并非固定职位。

后世演变

以后各朝代都设置太傅,太傅与太师同称“上公”,但大多让其他官员同时兼任这个职位,把它当作优待大臣的一种荣誉头衔,并没有实际的职权。到了明朝和清朝,太师、太傅、太保这三个职位,主要是用来追赠给官员或者作为加在官员原有头衔上的荣誉称号,也都不是真正有具体工作的职位。

代表人物

典籍记载

参考资料

..2025-08-07

..2025-08-08

..2025-08-06

..2025-08-06

..2025-08-06

..2025-08-07

..2025-08-08

..2025-08-07

..2025-08-07

..2025-08-07

..2025-08-06

..2025-08-07

..2025-08-07

..2025-08-07

..2025-08-07

..2025-08-07

..2025-08-08

..2025-08-08

..2025-08-07

..2025-08-08

..2025-08-08

..2025-08-08

..2025-08-08

..2025-08-08

..2025-08-08

..2025-08-08

..2025-08-08

..2025-08-08

..2025-08-08

..2025-08-08

..2025-08-07

Author avatar
雪山春水
5评
转发

Copyright © 1996-2025 DaHe Network Media. Group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3012313号

虚幻引擎雅思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