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嘴犀鸟

斑嘴犀鸟(学名:Penelopides)是犀鸟目犀鸟科下的鸟类,属于脊索动物门鸟纲佛法僧目。它们分布在菲律宾印度尼西亚苏拉威西岛,我国广西壮族自治区地区也有分布。斑嘴犀鸟较为细小,主要以果实为食。

形态特征

斑嘴犀鸟的下颌基部有一个起脊的板状结构。所有斑嘴犀鸟都是两性异形的,其中雄鸟都呈黑白色;除了棉岛犀鸟外,所有雌鸟都主要呈黑色。

建立与分类

斑嘴犀鸟属由德国鸟类学家路德维希·赖兴巴赫于1849年建立。其模式种棕尾斑嘴犀鸟是由英国动物学乔治·罗伯特·格雷随后指定。赖兴巴赫并未有交代其命名原因,但因为他过往喜欢引经据典,所以据推测该词若不是拼写错误,就是以拉丁语中的pene(几乎、接近)和希腊语中的lophos(有冠的)以及-aides(类似的)组合而成的字。本属分类于犀鸟科下,与无盔犀鸟属为姊妹群。在过去,白颊斑嘴犀鸟也曾为本属成员,但据研究发现这个物种与其他皱盔犀鸟关系较近而被分出。

物种争议

虽然就白颊斑嘴犀鸟的分类并没有争议,但在菲律宾群岛的物种则受到极力的争议。传统上,只有棕尾鵟斑嘴犀鸟被确认。后来认为它们应该分开成为四个异地种,包括棕尾斑嘴犀鸟、吕宋犀鸟、棉岛犀鸟及民岛犀鸟。现今大部份学者都接受这个说法,但仍有一些却认为应从民岛犀鸟再细分多萨岛犀鸟出来。

下属分类

据世界鸟类学家联合会的名录,目前一共有五个物种:

吕宋犀鸟 Penelopides manillae (Boddaert, 1783)

民岛犀鸟 Penelopides mindorensis Steere, 1890

棉岛犀鸟科 Penelopides affinis Tweeddale, 1877

沙马犀鸟 Penelopides samarensis Steere, 1890

棕尾鵟斑嘴犀鸟 Penelopides panini (Boddaert, 1783)

保护

斑嘴犀鸟被列为《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二的物种,被限制出口及贸易。

参考资料

Author avatar
雪山春水
5评
转发

Copyright © 1996-2025 DaHe Network Media. Group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3012313号

虚幻引擎雅思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