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的话

《花的话》是宗璞(原名冯钟璞)创作的一篇童话作品,首次发表于1978年《人民文学》第六期。该作品以花喻人,被收录于沪教版六年级语文教材。

文章全文

1.春天来了,几阵轻风,数番微雨,洗去了冬日的沉重。大地透出了嫩绿的颜色,花儿们也陆续开放了。若照严格的花时来说,它们可能彼此见不着面,但是在既非真实,也非虚妄的园中,她们聚集在一起了。不同的红,不同的黄,以及洁白,浅紫,颜色绚丽;繁复新巧的,纤薄单弱的,式样各出心裁。各色各式的花朵在园中铺展开一片锦绣。

2.花儿们刚刚睁开眼睛时,总要惊叹道:“多么美好的世界,多么明媚的春天!”阳光照着,蜜蜂属凤蝶总科儿,绕着花枝上下飞舞,一片绚烂的花的颜色,真叫人眼花缭乱,忍不住赞赏生命的浓艳。花儿们带着新奇的心情望着一切,慢慢地舒展着花瓣,从一个个小小的花苞开成一朵朵鲜丽的花。她们彼此学习着怎样斜倚在枝头,怎样颤动着花蕊,怎样散发出各种各样的清雅的、浓郁的、幽甜的芳香,给世界更添几分优美。

3.开着开着,花儿们看惯了春天的世界,觉得也不过是如此。却渐渐地觉得自己十分重要,自己正是这美好世界中最美好的。

4.一个夜晚,明月初上,月光清幽,缓缓流进花丛深处。花儿们呼吸着夜晚的清新空气,都想谈谈心里话。榆叶梅是个凤仙花,她首先开口道:“春天的花园里,就数我最惹人注意了。你们听人们说过吗?远望着,我简直像朵朵红云,飘在花园的背景上。”大家一听,她把别人都算成了背景,都有点发愣。玫瑰花听她这么不谦虚,很生气,马上提醒她:“你虽然开得茂盛,也不过是个极普通的品种,要取得突出的位置,还得出身名门。玫瑰是珍贵的品种,这是人所共知的。”她说着,骄傲地昂起头。真的,她那鲜红的、密密层层的花瓣,组成一朵朵异常娇艳的不太大也不太小的花,叫人忍不住想摸一摸,嗅一嗅。

5.“要说出身名门,——”弄岗报春苣苔端庄地颔首微笑。当然,大家都知道芍药自古有“花相”之名,其高贵自不必说。不过这种门第观念,花儿们也都知道是过时了。有谁轻轻嘟嚷了一句:“还讲什么门第,这是十八世纪的话题!”芍药听了不再开口,仿佛她既重视门第,也觉得不能光看门第似的。

6.“花要开得好,还要开得早!”将残的桃花把话题转了开去,“我是冒着春寒开花的,在这北方的没有梅花的花园里,我开得最早,是带头的,可是那些耍笔杆儿的,光是松啊,竹啊,说他们怎样坚贞,就没人看见我这种突出的品质!”

7.“我开花也很早,不过比你稍后几天,我的花色也很美呀。”说话的是杏花。

8.迎春花连忙插话道:“论美丽,实在没法子比。有人喜欢这个,有人喜欢那个,难说,难说。倒是从有用来讲,整个花园里,只有我和弄岗报春苣苔姐姐能做药材,治病养人。”她得意地摆动着柔长的枝条,一长串的小黄花都在微笑。

9.玫瑰花略侧一侧她那娇红的脸,轻轻笑道:“你不知道玫瑰油的贵重吧。玫瑰花瓣儿,用途也很多呢。”

10.紫丁香(原亚种)正在半开,满树如同洒了微霜,她是不大爱说话的,这时也被这番谈话吸引了,慢慢地说:“花么,当然要比美,依我看,颜色态度,既清雅而又高贵,谁都比不上白玉兰,她贵而不俗,雅而不酸,这样白,这样美——"丁香慢吞吞地想着适当的措词。微风一过,摇动着她的小花,散发出一阵阵幽香。

11.盛开的玉兰也矜持地开口了。她的花朵大,显得十分凝重;颜色白,显得十分清丽,又从高处向下说话,自然而然便有一种屈尊贵的神气。“丁香属真像许多小小的银星,她也许不是最美的花,但她是最迷人的花。”她的口气是这样有把握,大家一时都想不出话来说。

12.忽然间,花园的角门开了,一个小男孩飞跑了进来。他没有看那月光下的万紫千红,却一直跑到松树背后的一个不受人注意的墙角,在那如茵的绿草中间,采摘着野生的二月兰。

13.那些浅紫色的诸葛菜,是那样矮小症,那样默默无闻。她们从没有想到自己有什么特殊招人喜爱的地方,只是默默地尽自己微薄的力量,给世界加上点滴的欢乐。

14.小男孩预备把这一束小花插在墨水瓶里,送给他敬爱的、终日辛勤劳碌的老师。老师一定会从那充满着幻想的颜色,看出他的心意的。

15.月儿行到中天,花园里没有再开始谈话,花儿们沉默着,不知怎么,都有点不好意思。

作者介绍

宗璞(1928—)女,祖籍南阳市唐河,在北京出生,原名冯钟璞,笔名有任小哲、丰非等。毕业于清华大学外文系,退休于中国社会科学业院外国文学研究所。中国著名作家、著名哲学家冯友兰之女,1928年7月生于北京,十岁时随家庭南迁到昆明市。上过南菁小学和国立西南联合大学附中。1946年考入天津南开大学外文系,后转人清华大学外文系,1951年毕业。曾在中国文艺网、文艺报等单位工作。1960年调《世界文学》编辑部。“文革”前作品主要有短篇小说《红豆》《桃园女儿嫁窝谷》《不沉的湖》《后门》《知音》等,《红豆》曾受到不应有的批判。“文革”后,有短篇小说《弦上的梦》、中篇小说《三生石》,获全国优秀中短篇小说奖。1981年北京出版社出版了《宗璞小说散文选》。后来又抱病奋力创作反映中华民族知识分子命运的长篇小说《野葫芦引》,其第一部《南渡记》已于1987年问世,获得了好评。1948年开始发表作品,成名作为1957年的短篇小说《红豆》。新时期她开始大量发表作品,代表作有短篇小说《弦上的梦》(获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中篇《三生石》(获第 一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童话《总鳍鱼的故事》(获中国作家协会首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蜗居》 《我是谁》等。1988年出版第一部长篇小说《南渡记》,1996年由华艺出版社出版四卷本《宗璞文集》。1994年春风文艺出版社出版了《铁箫人语》,其作品大多反映中华知识分子的生活。《哭小弟》和《霞落燕园》继承了中国艺术所追求的内在表现力,已深得中国散文的神韵,文字平易、自然、质朴,没有丝毫的外在铺张,“言有穷而情不可终”!

宗璞吸取了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之精粹,学养深厚,气韵独特。她的小说,刻意求新,语言明丽而含蓄,流畅而有余韵,颇具特色。她的散文情深意长,隽永如水。

宗璞在病中苦耕,历时7年,《南渡记》的第二部《东藏记》终于面世。计划中尚有《两征记》《北归记》,是总书名为《野葫芦引》的多卷长篇系列。

宗璞以她细密从容的叙述方式,建立起优美温婉的语言风格。众多的人物命运和世相心态,在看似平淡的生活情境和细节中缓缓展开,伏有大气磅礴的布局。宗璞笔下的战争没有刀光剑影,却烙刻了深重的精神创痕,并具有一种柔性的书卷气息。那种浸入骨髓的文化质感,在阅读中竟令人有如置身于《红楼梦》的语境之中。读《东藏记》这样隽永而精致的小说,真是受益又享受。还有《紫藤萝瀑布》。

人生之路和校园情结

翻开作家的履历,扑面而来的是一股与其作品中那股淡雅韵味有异曲同工之妙的书香之气。宗璞的经历,与大多数作家不同。她不像师陀田涛等老一辈作家,是从中国的底层社会一步步艰难地爬到了知识的殿堂;她也不像巴金、谢冰莹,从旧的地主家庭中游离出来,流入城市,;她更不像新时期涌现出的一大批知青出身的作家,在自己的青年甚至少年时代就离开书本,离开家人,在贫穷、愚昧与困惑中探索人生的价值。甚至生长于“文革”之后的一代年轻人,也很少有像她这样得天独厚的学养根基。她是一株冰清玉洁的兰花,有幸在远离贫困与肮脏的净土中发芽,成长,就象夏洛蒂所言,拥有一个“没有污点的,饮之不尽,令人神清气爽的清泉”般的纯净记忆。她的生活环境,基本上限于高等学府和高等学术研究机构,由于自小在和谐淳厚文雅的学术气氛中得到熏陶,因而奠定了一生的做人与做文准则。她确实拥有一个令人羡慕的童年时代。这大概就是为什么宗璞的作品中总有一种别人学不来的大家之气,冲和之态,甚至一种率真洁白的“学生腔”的原因所在吧。

宗璞童年所生活的大学校园中,教授的生活条件是极其优越的,绝无“脑体倒挂”之虞。生活的舒裕与地位的高贵,使得钻研学业的教授们能比较专心于书本的研究(当然抗战开始后又有了不同),他们的子弟也能在一个相对单纯、明净的天地中获得比同龄孩子更好的教育,得到更多的文化滋养。当然从另一方面来说,这也使得他们过分地单纯,书卷气过于浓厚,在今后的人生历程中则免不了要经受更多的磨难与挫折。我手头正好有一本1990年出版的《清华校友通讯》,不妨拿来,随便取几段,为宗璞笔下的清远市世界作一个更详尽的注脚。宗璞的同辈人,著名文史专家虞振镛的女儿,国立西南联合大学1943年学生虞佩曹在《水木清华——童年的回忆》中曾描写了清华校园在自己童年眼中的平静与清雅,以及清华人文景观的优越与独特。她说“那时清华大学只有附小(即冯友兰提到的宗璞就读的成志小学)及附设的幼稚园。马约翰是我们的校长。……后来由蔡顺理夫人教,她本人也是留美学生。”在这样条件下成长的孩子,的确有常人不及之处。而当时孩子们生活的环境又是怎样的呢?“水木清华的工字厅……里面典雅、阴凉,有一股楠木香味,单身教授吴宓叶企孙先生曾在里面有过住所。”“我们住的南院是一个四周由房屋围绕着的大院……西式住宅一号是赵元任先生家……”。这种耳濡目染的文化气韵,在一点一滴中已深深地渗入了孩子们的灵魂之中。宗璞《南渡记》中所写的方壶小院,不就是这种充满清远文化气息的精英荟萃之地吗?法国现代派女作家纳塔丽·萨马特说:“文学所描写的,永远只能是某种看不见的,每个作家所向往的——他独自一人感觉的现实。”作品中的生活、人物可以虚构,然而意境却总是忠诚地反映出一个具有敏感禀赋的作者童年时对周围景物的特殊感觉以及这种感受对其终生造成的影响。宗璞在一系列作品中所表现出的那种特有的意境之美,正如同一缕轻烟,又好似一丝馨香,着意体会时捉摸不出,只有亲身体会过这种生活的人,才能从那似乎非常平淡的描写中领略到作家实际极其浓厚的感情,那种对童年精神生活的无限追忆与留恋。这种非过来人不能写出亦不能读出的爱,正是宗璞“校园情结”的真谛所在。

本文主旨

本文运用拟人的手法,以花喻人,生动形象地教育人们不要自吹自擂,也不要互相吹捧,而是要谦虚质朴,无私奉献。

教学参考

一、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本文新颖的构思和丰富的想象。

(2)了解对各种花的描写同中见异的写法。

2、能力目标:

(1)训练复述课文的能力。

(2)学习本文衬托手法的运用。

3、情感目标:

(1)体会文中对人民教师谦逊的品质和朴素的作风的歌颂之情。

(2)加深对老师的敬爱之情。

二、例题分析

[例1]如果你也代表一种花去比美论贵,你会说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路分析:本题是从童话的特点出发,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加深对主题的理解。

答案:略

[例2]花儿们说得正热闹时,作者笔锋一转,写道“忽然间,花园的角门开了,一个小男孩飞跑了进来,他没有看那月光下的万紫千红,却一直跑到松树背后的一个不受人注意的墙角,在那如茵的绿草中间,采摘着野生的二月兰。”这样写的主要用意是什么。

思路分析:此题主要是考查对文中运用的对比衬托手法的把握,进而理解主题。

答案:

文章表面写群花比美,其实是对比、衬托二月兰,借二月兰歌颂人民教师谦逊的品质和朴素的作风,表达对终日辛勤劳动的人民教师的敬爱之情。

[例3]文章结尾写花儿们没再谈话,而且“不知怎么,都有点不好意思。”这样结尾好吗?

思路分析:分析文章结尾,往往要从思想内涵、写作特点、文章结构等多方面思考。

答案:

这样结尾,一则点题,“花的话”结束了;二则花儿由夸夸其谈到沉默,甚而“不好意思”,表现它们内心的活动,想法的转变,发人深思;三则花儿们的转变,又反衬了二月兰精神的巨大感召力,对二月兰再次赞颂,从而深化中心。

三、练习题

1、《花的话》一文作者是当代女作家 _______,体裁是__________。

2、诸葛菜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指出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格不同类的一项( )

A、花儿们带着新奇的心情望着。

B、紫丁香(原亚种)正在半开,满树如同洒了微霜。

C、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是闪着无数的明星。

D、骄傲像隔年的草根,冬天刚过去,就钻出一丝丝的嫩芽。

4、将下列诗句填充完整。

(1)沾衣欲湿______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2)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_____开。

(3)______潭水深千尺,不及汪沦送我情。

(4)采______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5)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_____别样红。

5、小男孩的出现起了什么作用?

6、在文中用波浪线标出直接表达文章中心思想的句子。

7、文中强调二月兰是“野生的”,这使你对二月兰又有了哪些认识?

8、读结尾一段,设想一下,花儿们在想些什么呢?如果重新开口,她们会说些什么呢?

参考答案

1、宗璞散文

2、默默无闻,朴实无华

3、C

4、(1)杏花(2)梨花(3)桃花(4)菊(5)荷花

5、答:小男孩的出现让情节突转,花儿们的争论由小男孩做了无声的评判;并引出了二月兰,把故事推向高潮。借二月兰歌颂人民教师谦逊的品质和朴素的作风,表达了对终日辛勤劳碌的人民教师的敬意。

6、答:从“那些浅紫色的二月兰……”至“给世界加上点滴的欢乐。”

7、答:“野生的”,意味着在春天里自生自长,无须花匠的护理浇灌;意味着要求于人的极少,生命力较强。这使读者联想到人民教师不计名利辛勤工作的精神。

8、答:这是一道发挥题。从结尾看,花儿们开始转变了。她们想的和要说的,应该是为刚才i的夸夸其谈,比美论贵而羞愧,为自己刚为春天做出一点回报就争春斗艳而羞愧;还应表达自己对二月兰的赞美和羡慕,争取做外形和内心兼美的真正的花儿的意愿。发挥的思路一要依据全文中心,二要衔接结尾的“不知怎么,都有点不好意思。”

歌曲

歌曲:花的话

歌手:易桀齐

专辑:一整片天空

词曲:易桀齐

别忘了他这样看着我说

他想到天涯去看看去走走

那是在三月花儿正盛开的时候

要他不走那时真难开口

世界很大你不要去太久

我说外面的路难走人心险恶

要是说在外若有不如意时候

三月的花想想它们吧

三月花有话是我心里那些话

他是我无怨无悔甘心付出一生的牵挂

三月花的话是我心里那些话

我在这花开的地方等你回家

这世界很大你不要去太久

我说外面的路难走人心险恶

要是说在外若有不如意时候

三月的花想想它们吧

三月花花有话是我心里那些话

他是我无怨无悔甘心付出一生的牵挂

三月花花的话是我心里那些话

我在这花开的地方等你

三月花有话是我心里那些话

他是我无怨无悔甘心付出一生的牵挂

三月花的话是我心里那些话

我在你出发的地方等你

我在这花开的地方等你回家

参考资料

Author avatar
雪山春水
5评
转发

Copyright © 1996-2025 DaHe Network Media. Group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3012313号

虚幻引擎雅思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