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仲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Huizhou Zhongkai Hi-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以下简称仲恺高新区),是1992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的中国首批56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之一,隶属广东省惠州市,因位于民主革命先驱廖仲恺先生的故乡而得名,地处东经114°、北纬22°,占地面积约345平方千米。截至2024年末,常住人口53.93万人,户籍人口21.17万人。截至2025年2月,下辖陈江街道、惠环、沥林、潼侨、潼湖等5个镇(街道)和仲恺高新科技产业园、东江高新科技产业园、惠南高新科技产业园、中国留学人才发展基地等4个园区。
仲恺高新区内周边山脉连绵,地形总体呈中问低、逐渐向周边升高的盆地特征;珠江三大支流之一的东江流经区内潼湖镇北沿,起于谭公庙,经广和村、永平村等,止于东莞桥头;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1993年3月9日,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正式授予仲恺高新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标牌;仲恺高新区管理委员会正式挂牌。2006年11月,仲恺高新区正式启动孵化器建设。2010年2月26日,仲恺高新区进行体制改革创新,行使市一级经济管理权限和县(区)一级行政管理权限。
2025年上半年,仲恺高新区全区地区生产总值514.29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累计完成26.44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累计完成23.82亿元。仲恺高新区拥有广东省最大的内陆淡水湿地——潼湖湿。此外,仲恺高新区还拥有蚬壳角遗址、黄氏祖祠等人文景观。
仲恺高新区周边有惠州平潭机场、广州白云国际机场、深圳宝安国际机场,主要有赣深高铁、广汕高速铁路、京九铁路、莞惠和深惠等城际轨道交通经过。仲恺高新区是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国家通信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曾获2006年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单位、2014年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2016年广东省生态区等荣誉。
名称来源
仲恺高新区因位于民主革命先驱廖仲恺先生的故乡而得名。廖仲恺是中国国民党左派的旗帜,曾主导着第一次国共合作,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廖仲恺先生是国父孙中山的助手,曾任中华民国财政部部长等职。
历史沿革
1992年3月,惠州市人民政府决定设立“惠州市仲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由市长李近维兼任主任。同年11月9日,国务院正式同意在惠州建立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1993年3月2日,惠州市委、市政府决定成立仲恺高新区(国家级)管理委员会,由时任副市长李鸿忠兼任主任。同年3月9日,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正式授予仲恺高新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标牌;仲恺高新区管理委员会正式挂牌。
1994年9月6日,位于仲恺高新区中心地带的航天科技(惠州)工业园莫基。1995年4月,经惠州市委、市政府同意,在仲恺高新区设立杨村、湖两个经济管理区。1996年6月19日,TL王牌彩电惠州新生产基地在仲恺高新区奠基。同年12月,惠城区公安分局仲恺派出所挂牌。
2001年5月,中共惠州仲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委员会成立。2002年11月19日,惠州市政府决定整合仲恺高新区,整合后的高新区范围包括原高新区8.8平方公里土地(含松山工业园)、惠台工业园、平南工业园、数码工业园和漳湖经济管理区。
2003年1月,仲恺高新区顺利入选信息产业部“国家新型工业化移动智能终端产业示范基地”。同年7月16日,仲恺高新区留学生创业中心挂牌。2005年5月11日,位于仲恺高新区的国家(惠州)视听产品产业园被信息产业部定为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园,成为全国首批31家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园之一。
2006年11月,仲恺高新区正式启动孵化器建设。2007年11月22日,仲恺高新区与华南理工大学工业技术研究总院举行产学研全面合作签约仪式。2008年10月30日,仲恺高新区地方税务局正式挂牌成立。同年10月31日,仲恺高新区与中国物流公司综合物流服务项日及南洋商业银行金融合作项目成功签约。
2010年2月26日,仲恺高新区进行体制改革创新,赋予仲恺高新区行使市一级经济管理权限和县(区)一级行政管理权限,实行“一区四园”管理模式,扩大管理范围和管理权限后的仲恺高新区下辖的4个产业园办事处、5个镇(街道)党(工)委和政府(街道办)揭牌。同年3月,划归仲恺高新区管辖的陈江、惠环、沥林、潼侨、潼湖镇(街道)分别举行党委(党工委)、政府(街道办)挂牌仪式。
2011年8月31日,仲恺高新区举行归难侨安居工程开工仪式。2012年1月16日,仲恺高新区人民医院举行二级甲等医院挂牌仪式,该院成为仲恺高新区首家二级甲等公立综合医院。同年12月8日,仲恺高新区首家海外创新服务平台项目在美国马里兰州正式启动,仲恺高新区波士顿异地孵化器正式运行。
2013年6月,仲恺高新区云计算智能终端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获科学技术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正式认定,成为全国首批41个“创新型产业集群建设工程试点单位”之一,也是全国唯一以云计算产业为基础的创新型产业集群。2017年12月12日,仲恺高新区城市更新发展中心在区投资控股大厦揭牌成立,该中心为惠州市首个城市更新发展工作机构,在全面承接原“三旧”办职能的基础上,增加棚户区改造和村企合作两项核心职能。
2023年4月,仲恺高新区集中签约11个产业项目,计划总投资超130亿元。2025年8月,仲恺高新区完成2025年“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申请费用保险项目”政府采购招标,由中国财险惠州市分公司中标,总保障额度达2250万元,覆盖全区400余家申报企业。
自然地理
位置境域
仲恺高新区位于广东省东南部(东经114°、北纬22°),地处广州市、深圳市、香港特别行政区三个国际化大都市的中心地带,属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区域,距离广州中心区约100公里、深圳中心区约60公里、香港中心区约100公里。
地形地貌
仲恺高新区内周边山脉连绵,呈环抱之势,北部山体(大部分在规划区内)最高海拔为260.8米,南部山体(大部分在规划区外围)最高海拔为570米;规划区中心即潼湖湿地,地势较低,平均海拔在5米左右;城市建设区域海拔,北部潼湖为7~15米,中部侨、陈江为8~20米,南部沥林为7~15米,东部惠环为15~25米,地形总体呈中问低、逐渐向周边升高的盆地特征。
气候
仲恺高新区地处低纬度,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雨量充沛,具湿润-亚湿润的气候特征,阳光充足,气候温和。年降水量1690~2380毫米,多年平均降水量1855毫米,降水主要集中在4-9月,约占全年降水量的83%;年平均气温22℃,无霜期350多天。其所处的气压带是东北地区信风带,常受到热带气旋(台风)的影响,主要集中在夏、秋季节,每次台风来临总是伴随着大量的降水,每次台风登陆都会造成大面积农田受淹和粮食减产,对农业生产和发展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充沛的降水、长年的无霜期、充足的日照量,使域内农作物普遍达到一年两熟或一年三熟。
水文水利
仲恺高新区内拥有大型湿地资源——潼湖湿地,主要为湖军垦农场,核心区水面约4平方公里,湿地通过数条河流联系周边水库,水依托自然地形从北、东、南三面汇入潼湖湿地,从西侧河流流出至东江。
珠江三大支流之一的东江流经区内潼湖镇北沿,起于谭公庙,经广和村、永平村等,止于东莞桥头,过境长约17公里,过境水资源丰富,且水质良好(水质类别为Ⅱ),是仲恺高新区的生态屏障。
仲恺高新区内有库容达6500万立方米的观洞水库和受益库容达2100万立方米的黄沙水库2座中型水库,有总库容达2435万立方米的石颈水库、村水库、幸福水库、黄皮岭水库、石鼓水库(位于东莞市谢岗镇境,仲恺高新区沥林镇属库区下游受益范围)等5座小(1)型水库。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仲恺高新区内有花果山、马头岭、狮子围山、梁帽顶山等山林,全区林地面积约1.17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34.1%。
水资源
仲恺高新区内拥有水域3275.26公顷。
湿地资源
潼湖湿地位于惠州市西端的东江东南岸平原,距市中心22公里,占地2654.8公顷,其范围涵盖陈江街道、沥林、潼湖、潼侨等4镇(街道),是广东省最大的内陆淡水湿地,也是环珠三角东部最具生态价值的城市绿环节点。
生物多样性
仲恺高新区潼湖湿地内掌握定名的鸟类共有7目23科81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有褐翅鸦鹃、虎纹蛙,广东省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有10种,分别是黑水鸡、白翅浮鸥、苍鹭、大白鹭、中白鹭、牛背鹭、夜鹭、黄苇鳽、栗苇鳽、大麻鳽。潼湖湿地常见鱼类有30多种。
仲恺高新区潼湖湿地内共有维管植物64科155属203种(包括栽培植物8科19属24种),其中约一半的植物都是野生植物,一部分更是适应性较强的禾本科杂草型种类。
行政区划
截至2025年2月,仲恺高新区下辖陈江街道、惠环、沥林、潼侨、潼湖等5个镇(街道)和仲恺高新科技产业园、东江高新科技产业园、惠南高新科技产业园、中国留学人才发展基地等4个园区。
政治
人口
2024年末,仲恺高新区全区常住人口53.93万人,城镇化率82.77%;户籍人口21.17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4.58万人,乡村人口6.59万人。全年人口出生率9.65‰,死亡率1.62‰,自然增长率8.03‰。
经济
综述
2025年上半年,根据惠州市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全区地区生产总值514.29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6%。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累计完成26.44亿元,同比增长5.2%。其中,税收收入14.52亿元,同比增长2.3%;非税收入累计完成11.92亿元,同比增长8.9%。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累计完成23.82亿元,同比增长20.1%。此外,全区完成税收总收入93.45亿元,同比增长6.2%。
第一产业
2024年,仲恺高新区第一产业增加值10.83亿元,同比增长3.9%。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3.90万亩,同比增长2.5%;粮食总产量1.43万吨,同比增长2.9%。蔬菜及食用菌播种面积8.37万亩,同比增长0.1%,蔬菜及食用菌总产量16.21万吨,同比增长1.4%。年末园林水果面积4.40万亩,同比增长12.0%;年末园林水果总产量0.63万吨,同比下降30.0%。全年水产品总产量2.47万吨,同比增长8.1%。其中淡水养殖鱼类产量2.47万吨,同比增长8.1%,淡水养殖其他类产量0.003万吨,同比增长60.0%。
2025年上半年,仲恺高新区第一产业增加值3.79亿元,增长3.1%。
第二产业
2025年上半年,仲恺高新区第二产业增加值357.86亿元,增长9.8%。仲恺高新区完成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0%。其中,规上电子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4%,占全区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56.5%;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8%,占全区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68.3%;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2%,占全区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56.5%。
第三产业
2025年上半年,仲恺高新区第三产业增加值152.64亿元,增长0.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90.91亿元,同比增长9.2%。其中,限额以上企业同比增长24.8%。从限额以上企业商贸业细分领域来看:限额以上企业批发业销售额同比增长27.5%,限额以上企业零售业销售额同比增长42.7%,限额以上企业住宿业营业额同比增长7.6%,限额以上企业餐饮业营业额同比增长23.4% ,全方位推动消费市场繁荣。
国内贸易
2024年,仲恺高新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6.72亿元,同比增长1.9%。其中,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6%。在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中,粮油食品类同比下降10.0%;饮料类同比下降10.3%;烟酒类同比下降30.5%;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商品同比下降23.7%;化妆品类商品同比下降29.0%;金银珠宝类商品同比增长4.6%;大宗商品类商品同比增长2.5%;五金、电料类商品同比下降1.1%;通讯器材类商品同比增长47.2%;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商品同比增长485.0%;汽车类商品同比下降21.5%;石油及制品类商品同比增长7.5%。
引用外资
2024年,仲恺高新区全年共签订外商直接投资项目合同94宗,增长20.5%;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2.76亿元,下降80.4%。
金融
2024年年末,仲恺高新区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1350.00亿元,同比下降14.4%。其中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1283.30亿元,同比增长6.5%。全区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1637.30亿元,同比下降0.5%。其中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1536.11亿元,同比增长12.6%。全区有境内上市企业10家,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企业6家,在广东股权交易中心挂牌企业20家。
社会事业
科学技术
2024年,仲恺高新区全年财政投入科技资金8.44亿元;年末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117家,比上年增加81家。年末共有国家级孵化器5家,国家级众创空间2家。全年专利授权8002件,比上年增长8.4%,其中发明专利授权1349件,增长11.5%;PCT专利申请517件,增长66.2%;有效发明专利9197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172.42件。
教育事业
2024年,仲恺高新区全区现有各类学校141所,其中普通中学29所,小学43所,幼儿园69所;普通中学在校人数33883人,小学在校人数59171人,幼儿园在校人数18787人。全年新增幼儿园2所,新增优质学位约1860个。参加当年高考被录取的学生人数1879人,普通高中招生3678人,普通初中招生9071人,小学招生9722人。
文化事业
2024年年末,仲恺高新区全区共有群众文化事业馆(站)5个,歌舞娱乐场所30家,网吧80家。
医疗卫生
2024年年末,仲恺高新区全区共有各类卫生机构391家(含村卫生室38家),其中医院、卫生院11家(乡镇卫生院3家);综合性医院6家,专科医院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6家。全区医疗卫生机构实有床位数1930张。医疗卫生机构在岗职工3616人;各类卫生技术人员3625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1540人,注册护士1710人,药师(士)375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技术人员20人。
体育事业
2024年年末,仲恺高新区全区共有区级体育馆1个;体育场地1683个,人均体育场地面积2.65平方米。
社会保障
2024年年末,仲恺高新区全区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不包含离退休人员)35.09万人,比上年增长7.2%;参加失业保险34.29万人,增长7.0%;参加工伤保险35.30万人,增长7.1%。城镇职工参加基本医疗保险36.31万人,增长7.4%。各类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1个,床位234张。
交通
截至2025年2月,仲恺高新区已形成了集航空、轨道、高速公路和水陆运输全方位、立体化综合交通体系。
文化习俗
饮食习俗
民间主食是大米,或粥或饭,一日二餐或三餐。过去煮大米饭时放很多水,米饭将熟前倒出米汤后干焖成饭,米汤称“饮”,一般都用来喂猪。喝粥时,喜欢熟盐拌粥,佐粥的有腌咸菜、萝卜干、鱼干等。其小菜是肉类蔬菜。常见的做法有焖、炖、炒、炸、清蒸等。
建房习俗
仲恺民间建房,大多选择靠山近水、坐北向南的位置,村民成群居住都以姓氏为群,往往是一村一群,甚至一村住一宗族。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杂姓相居相继出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贫富、城乡间的居屋差别很大,贫农多住茅寮,以泥砖或篱笆作墙,或用生石灰夹小石加黄泥舂墙,用竹或木作梁架,以茅根或杉木皮、稻草盖顶,只有少数人家才建青砖瓦房和楼阁。20世纪70年代以前,沥林、潼湖、陈江等地的村民大多只有一间40平方米左右的房子。这房子是父母为儿子娶媳妇盖的,或者生育儿子多时,需分出去居住而盖的。孩子多时,女孩子长到16岁,晚上就到“女仔屋”睡觉,男孩子就到处与别家男孩子“搭床”。男孩子长大要结婚时,如父母没能力建房给他们结婚,就把里面的房间“腾”出给儿子结婚,自己在“厅”外面打床铺,与猪同睡。20世纪80年代以后,仲恺民间居屋大为改变。现代住房从建小高层开始,钢筋混凝土结构,二至三层楼房,大部分内配洗手间、厨房、客厅、住房,阳台,注意通风采光、地下排水配套,农村住房都有围墙。21世纪以后,新房讲究装修,外墙贴瓷砖、内墙喷漆或上ICI,地板铺大理石,客厅吊顶天花,豪华气派。新房建好后,要举行落新屋仪式,才能完全住进去。
服饰习俗
清代,男女都穿唐装,布纽。布料多用由手工织成的粗棉或麻粗布,也有穿黑绸布的。幼儿穿开裆吊带裤或袈裟式交襟衫(俗称“虾牯衫”);文化人穿七纽布四袋上装,或请裁缝师傅剪裁后自己用针线缝制;官绅穿旗袍套马褂,用料为绸缎或布料。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圩镇居民男子开始穿西裤,女子穿用橡皮筋做裤头的“牛筋裤”。20世纪80年代后,穿着花色、款式趋于多样化。不论城乡,男、女、老、少服装款式增多,女性服装一度男性化。涤棉混纺布、毛织品布逐渐普及城乡,衣料质地紧跟世界潮流,不断更新,而纯棉布反而逐渐变得稀少。1980年以后,人的服装款式趋向省港化,逐渐时兴西装、牛仔裤、牛仔衣,喇叭裤、短裙、西装裙、皮大衣、夹克衫、T-shirt、褥衫、风褛、外套等,在家则穿睡衣或休闲衣,出外运动穿运动衣,出外旅游穿宽松休闲布衣。女青年喜欢穿长裙、短裙、柔姿衫等。这时期的穿着,款式新颖,种类繁多,布料从尼龙、腈纶、到半尼龙、半腈纶、乔其纱、纯毛、纯棉。款式还有露肩、露背、V型领、直统领等。21世纪以后,部分人喜穿唐装,穿有补丁的水磨牛仔衣裤。布料从过去的半晴纶、半尼龙到纯棉、纯毛。春节或出席宴会大多穿西装打领带。夏天穿衬衣、文化衫或运动衣,有文化的女人穿西装或西装裙;冬天穿毛外衣、外套、高档运动衣。劳动妇女穿牛仔裤、T-shirt。1990年代以后,服饰潮流风刮遍中国,人们已经很难分辨出城里人或乡下人了。
民间信仰
仲恺民间的祭拜是一种普遍现象,是不忘祖恩,纪念祖先的一种信仰。凡逢年过节、增寿、嫁娶、添丁满月、新家乔迁等,逢喜事必摆台烧香祭拜;或是野外拜坟,祭祖,纪念先人。
截至2024年10月,仲恺高新区有依法登记开放的宗教活动场所5处,其中佛教1处,基督教聚会点4处。全区现有民间信仰活动场所7处。
文化活动
打椭
“打椭”的活动在仲恺的潼湖、沥林、陈江、惠环等地已流传五百多年,产生缘由有两方面:一是由北宋“步击”的游戏传承演变,从中原移居至南方时传入;二因本地毗邻港澳沿海,由外出做工、做生意人吸取海外曲棍球元素,将两者融为一体,取长补短形成“打椭”游艺。因游艺所用球为椭圆形,当地人称之为“打椭”。
舞麒麟
仲恺各乡镇舞麒麟已有500多年历史,大部分村都有自己的麒麟队,有的大村甚至有几十条。每逢春节、婚礼、庆典、神诞、聂氏宗祠入伙等大型活动,麒麟队均上门拜年或庆贺。东楼村有两对麒麟一队狮,每队有20~30人,都是男性居多,都有一个师傅和一个司礼,每年秋收后便聘请师傅训练队员,春节期间就到各村或者办喜事的人家表演、贺新年等。
舞狮
仲恺的舞狮已经有二三百年历史,各村基本都有狮队,舞的大多是“一棚狮”,即由一个狮头、一个师父、一班练武徒弟组成的武术团队。春节期间,舞狮队会在祠堂大门、村民家门前舞狮拜年。每年大年初一拜年、初九迎(灯)、十二游会及各种嫁娶都会进行舞狮表演。
地方特产
仲恺高新区著名菜肴有白切鸡、烧乳猪、红焖猪肉、扣肉、清蒸潼湖鱼、碌鹅、醋排骨、炒大肠以及酱醋鸭等;风味食品是肉丸、腊味、鱼干等;风味小吃有煎堆、粉果、红团、年糕、沙河粉、粽子等。
人文景观
著名人物
获得荣誉
截至2017年,仲恺高新区受到国务院及国家部委授予荣誉称号和奖励8项,受到广东省政府及厅(局)奖励8项,受到其他全省性奖励3项,受到惠州市委、市政府奖励20项。此外,仲恺高新区获得国家级产业荣誉15项、省级产业荣誉18项。
2024年12月23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2024年178家国家高新区评价结果,惠州仲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位列国家高新区综合评价第42位。
主要奖项
产业荣誉
参考资料
历史沿革.惠州仲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2025-08-08
“仲恺高新区”地名的由来——惠州市地名文化公园地名讲解之六十九.微信公众平台.2025-08-08
地理位置.惠州仲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2025-08-08
行政区划.惠州仲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2025-08-08
2024年仲恺高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惠州仲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2025-08-08
仲恺高新区上半年GDP同比增长6.6%.惠州仲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2025-08-08
印证远古先民生活的遗址窑址.惠州仲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2025-08-08
黄氏祖祠.惠州仲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2025-08-08
惠州仲恺高新区集中签约11个产业项目,计划总投资超130亿元.微信公众平台.2025-08-08
国内首创!申报高企失败可“理赔”,惠州仲恺高新区推出“高企认定保险”.微信公众平台.2025-08-08
仲恺高新区党工委 仲恺高新区管委会关于仲恺高新区党工委、管委会领导同志分工的通知.惠州仲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2025-08-08
饮食习俗.惠州仲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2025-08-08
建房习俗.惠州仲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2025-08-08
服饰习俗.惠州仲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2025-08-08
民间信仰.惠州仲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2025-08-08
民族宗教.惠州仲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2025-08-08
打椭.惠州仲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2025-08-08
舞麒麟.惠州仲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2025-08-08
舞狮.惠州仲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2025-08-08
定村井.惠州仲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2025-08-08
综合50强!单项20强!全国榜单,惠州这个区上榜→.微信公众平台.2025-08-08
2023年先进制造业百强园区榜单公布 广东10个园区上榜.百家号.2025-08-08
赛迪顾问发布园区高质量发展百强(2023).中国经济网.2025-08-08
国家知识产权局关于确定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建设试点示范县和国家级知识产权强国建设试点示范园区的通知.国家知识产权局.2025-08-08
国家级知识产权强国建设试点园区名单.国家知识产权局.2025-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