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城区

衡水市桃城区前身为县级衡水市,由衡水县演变而来。西汉时为桃县地,东汉时曾设桃城驿。桃城得名的历史距今已有2000余年。1983年3月,衡水县撤销,辖区并入衡水市。1996年7月,衡水地区撤销,设立地级衡水市。原县级衡水市改为桃城区。

桃城区位于衡水市中心地带,界于东经115°25′17"-115°51′12"、北纬37°36′10"-37°49′55"之间。南北长25千米,东西宽35千米,桃城区面积为591平方公里,城区面积45.8平方千米,距天津市203千米,西至河北省石家庄市110千米,东到山东省德州市60千米。截至2025年2月,桃城区辖4个街道、3个镇、1个乡,共辖51个社区、221个村。截至2024年末,桃城区常住人口60.43万人。其中,城镇人口54.15万人、乡村人口6.28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89.61%,比上年增加0.04个百分点。2024年,桃城区生产总值271.6亿元,比2023年增长5.6%。

桃城区属大陆季风气候区,为温暖半干旱型。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冷暖干湿差异明显,光照充沛。春季,天晴日朗、干燥多风;夏季,降水集中、雨热同季;秋季,天气晴朗,冷暖适中;冬季,气候干冷,雨雪较少,春季干旱少雨多风增温快,秋季多秋高气爽天气,有时有连阴雨天气发生。农业气候资源较丰富,但是自然灾害也频频发生,好干旱、冰雹、洪涝、低温、大风等、常给农业生产造成一定影响。历年平均年日照市时数为2585.2小时;年蒸发量在1295.7-2621.4毫米;历年年平均降水量为497.5毫米;全年偏南风为主,平均风速为3.0米/秒;历年平均气温为14.7℃;年际变动一般在13.7℃-16.7℃之间;年平均降雪日数为8.1天。

桃城区历史文化名人辈出。唐代著名经学大师、教育家、思想家孔颖达曾负责篡修《五经正义》,成为官定的经学统一教科书。同时代享有盛名的还有桃城区盖文达盖文懿,二人在弘扬儒学上功不可没,并称“二盖”。盖文达与孔颖达同为盛唐十八学士之一。北宋著名哲学家邵雍清代京剧“老生三杰”之一的张二奎,均为桃城区历史上的文化巨星。

衡水市人传承的珍品,有被世人称颂的“衡水三绝”:侯店毛笔、内画鼻烟壶、金鱼,还有老白干。秦将蒙恬传授的侯店毛笔世代相传,行销海内外;冀派正宗内面鼻烟壶堪称国之瑰宝,多次作为国家礼物赠予世界名人政要;衡水金鱼,于乾隆被诏令进京,专养专宠,其中,“墨袍赤球”、“红头望月”等9个绝代品种,在金鱼王国里直傲龙鳞。“隔壁三家醉,开坛十里香酒”的衡水老白干,清香醇美,驰名中外。

历史沿革

衡水市桃城区前身为县级衡水市,由衡水市演变而来。

西汉时为桃县地,东汉时曾设桃城驿。

隋朝开皇十六年(公元596年),始置衡水县,以后历代归属虽屡有变更,而境域大体没变。

新中国成立后,衡水县属衡水专区。专员公署驻衡水县城。

1952年11月,衡水专署撤销,衡水县划归石家庄市专区。

1958年12月,撤销武邑县枣强县冀州区,并入衡水县。

1960年5月,撤销石家庄专区,衡水县划归石家庄市。

1961年5月,衡水县属同年复置的石家庄专区。1961年7月,析衡水市并复置冀县(包括原枣强县地)。

1962年3月,又析衡水县复置武邑县,仍属石家庄专区。1962年6月,复置衡水专区,衡水县属之。

1982年1月,衡水镇从衡水县划出,建立县级衡水市,隶属衡水地区。

1983年3月,衡水县撤销,辖区并入衡水市。

1996年7月,衡水地区撤销,设立地级衡水市。原县级衡水市改为桃城区。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桃城区位于河北省东南部,地处北纬界于东经115°25′17″~115°51′12″、北纬37°36′10″~37°49′55″之间。北部、西部与深州市交界,南部与冀州区毗邻,东南部与枣强县相连,东部与武邑县接壤。面积为591平方公里(2013年)。

气候

桃城区属大陆季风气候区,为温暖半干旱型。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冷暖干湿差异较大。夏季受太平洋副高边缘的偏南气流影响,潮温闷热,降水集中,冬季受西北季风影响,气候干冷,雨雪稀少,春季干旱少雨多风增温快,秋季多秋高气爽天气,有时有连阴雨天气发生。

桃城区年平均年日照时数为2642.8小时。年蒸发量在1295.7~2621.4毫米。年平均降水量为496.4毫米。全年偏南风为主,平均风速为3.0米/秒。年平均气温为12.7℃。年平均地温为15.1℃,年际变动一般在13.7℃~16.7℃之间。年平均降雪日数为8.1天。

水文

桃城区为河北省冲积平原的一部分,是古黄河、古漳河、古沱河、滏阳河冲积洪积区,北、西部属阳河流域,东南部属黑龙港流域。

地貌

桃城区境内地势较平坦,地势由西南向东北略有倾斜。高程在22.4到26.4米左右,高差4米上下,地面坡降一般在八千分之一到万分之一,地形因受历史上古河道经常改道及洪水泛滥,冲刷淤积的影响。

桃城区境内颁布着浅平封闭洼地。这些浅平洼地最深点低于一般地面3米左右(千顷洼),有的仅低于地面1米左右(呼家洼、胡堂洼)。有诸多高地,其高度低者高于地面1米左右,高者高于地面达3至4米。面积由几亩、十几亩到几十亩不等。道沟、自然排水沟遍布全境。

自然资源

水资源

2013年,桃城区地下水资源量0.92亿立方米,加上2克/升-3克/升和3克/升-5克/升微咸水量,全区地下水总量为1.07亿立方米。位于城区南郊的衡水湖,面积75平方公里,蓄水量达到1.88亿立方米。

矿产资源

2006年,桃城区已查明的矿产资源有油气、地热、矿泉水和砖瓦用粘土资源等4个矿种。其中油气分布面积约9平方公里,查明的石油储量约300多万吨,原油日产量约35吨。油气藏类型属古潜山油气藏和第三系油气藏。

行政区划

2016年底,桃城区下辖4个街道办事处、3个镇、3个乡,全区66个社区居委会、342个村民委员会、349个自然村。

人口民族

2018年,桃城区常住人口45.85万人,其中城镇人口37.24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81.21%。

2021年6月,桃城区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桃城区常住人口608586人。

经济

综述

1998年,桃城区国民生产总值42亿元,比1949年增长117倍。桃城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0648元,比49年增长155倍。第二产业增加值20.6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8亿元。1978年至1998年,全区区属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4.9亿元,其中1998年为9.2亿元。

2006年,桃城区GDP突破60亿元大关,完成65亿元,比2002年增长72.7%。全部财政收入达到3.6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8.6亿元。

2008年,桃城区属GDP完成67亿元,同比2007年增长8.7%。全部财政收入突破4亿元,同比2007年增长11.1%。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0954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726元,分别增长10.2%和5.9%。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由上年的203.6%提高到了222.8%,税收占财政收入的比重由上年的91.1%提高到了93.95%,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达到了6.02%,一般预算收入占全部财政收入的比重达到了66.8%。

2010年,桃城区GDP完成18.3亿元,同比2009年增长9.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5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9.5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7.3亿元,三次产业比重为8.2∶51.9∶39.9,分别同比2009年增长5.8%、10.8%、9.3%。全部财政收入完成20105万元,同比2009年增长26%。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5765万元,同比2009年增长4.7%。

2011年,区域GDP实现168亿元,比2006年增长59.2%。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比达到9.2:57.5:33.3。全部财政收入完成22.8亿元,比2006年翻了一番多。财政收入占GDP比重达到13.6%,税收占财政收入比重达到97.5%,分别比2006年增长4.1个百分点和2.3个百分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6亿元。

2021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41.3亿元,比上年增长6.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9.5亿元,增长4.4%;第二产业增加值58.1亿元,增长0.4%;第三产业增加值173.7亿元,增长8.2%。第一、二、三次产业结构比为3.9:24.1:72.0。全年全区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比上年下降3.19%。

2024年,桃城区生产总值271.6亿元,比上年增长5.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0.1亿元,增长1.5%,第二产业增加值50.5亿元,增长6.8%,第三产业增加值211.0亿元,增长5.4%。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7%、18.6%、77.7%。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44796元,比上年增长6.0%。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比上年下降2.82%。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7930元,比上年增长4.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058元,增长6.0%。城乡居民收入比1.91,比上年降低0.03。

第一产业

2005年,桃城区第一产业增加值3.5亿元,已发展100亩以上的育苗基地7个,300亩以上的2个,500亩以上的2个。

2006年,桃城区蔬菜业占种植业、畜牧业占大农业比重分别达到48%和44%。大力实施项目农业,共建设实施各类农业项目60个,完成投资6亿元,全区农业产业化龙头经营组织达27家,农业产业化经营率达到47%。

2008年,桃城区蔬菜总面积达到10万亩,其中设施菜6.5万亩,达到65%,无公害蔬菜标准化生产示范区晋升为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新增养殖小区15个、规模养殖场20个,畜牧业占大农业的比重达到了48%,比2007年提高了3个百分点。共建设实施各类农业项目19个,农业产业化龙头经营组织达到29家,农业产业化经营率达到50.4%,比上年提高了3.2个百分点。节水型社会建设扎实推进,发展试点69个。建成了农业节水综合示范园1.2万亩。

2014年,桃城区已完成投资3000多万元,新建12000平米的高智能温室一栋,高标准日光温室48栋,大拱棚15栋,打地热井一口。新引进草莓品种3个、葡萄品种10余个。园区面积由原来的500亩发展到1000亩。

2024年,桃城区粮食作物播种面积39.5万亩,比上年下降0.9%。其中,夏粮(全部为小麦)播种17.3万亩,下降1.7%;秋粮播种22.2万亩,下降0.2%,主要秋粮作物玉米播种21.4万亩,下降0.5%。油料播种面积1.8万亩,比上年增长51.5%;棉花播种面积516亩,下降31.5%;蔬菜播种面积4.0万亩,增长0.1%;瓜果播种面积3394亩,增长2.9%。果园面积2.3万亩,增长1.2%。全年粮食总产量18.2万吨,比上年增长3.1%。其中,夏粮总产8.1万吨,下降1.6%;秋粮总产10.1万吨,增长7.4%,主要秋粮作物玉米总产9.9万吨,增长7.0%。全年油料产量4205吨,比上年增长44.5%;棉花产量(皮棉)35吨,下降28.1%;蔬菜产量19.3万吨,增长2.8%;瓜果产量1.1万吨,增长4.0%。园林水果产量2.0万吨,增长2.8%。

2024年,桃城区猪牛羊禽肉总产量1.2万吨,比上年下降4.2%。其中,猪肉产量5300吨,下降11.3%;牛肉产量3104吨,增长1.8%;羊肉产量1685吨,增长6.4%;禽肉产量1694吨,增长0.1%。禽蛋产量7112吨,增长3.7%。生牛奶产量5748吨,下降4.2%。水产品产量694吨,增长5.2%。全年生猪出栏6.8万头,比上年下降11.8%。年末生猪存栏3.0万头,比上年末下降1.4%。

第二产业

2006年,桃城区城乡工业实现销售收入突破280亿元大关,拉动经济增长5.2个百分点,入统企业增加到103家。民营经济占国民经济的比重达到了80%。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利税分别达到26.7亿元和7.8亿元。

2008年,桃城区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29.3亿元,利税8.8亿元,分别比2007年增长10.9%和12.7%,年产值超亿元企业达到了21家。“二十强”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利税分别占到规模以上工业的78.6%和80%。民营经济单位发展到了23624家,比2007年增加了632家,民营经济占国民经济的比重达到了77.1%。

2010年,桃城区工业实现增加值12.9亿元,同比增长9.8%,工业实现利税3.3亿元,同比2009年增长15.8%。三大产业规模以上企业完成增加值11.4亿元,同比2009年增长7.8%,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的88.5%。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到了222.5%,同比2009年提高了19.38个百分点。

2011年,桃城区完成主营业务收入17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预计实现79亿元,均比2006年增长一倍2011年,桃城区城乡工业完成产值380亿元,比2006年增长近1.5倍。工程橡胶、化工、黑色金属压延三大产业完成工业总产值275亿元,上缴税金5.6亿元,三大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到70%。

2024年,桃城区全部工业增加值31.6亿元,比上年增长7.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2%,其中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41.9%,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4.6%。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169.2亿元,同比增长0.8%;利润总额2.1亿元,增长31.7%。全年建筑业增加值19.0亿元,比上年增长5.2%。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总产值72.9亿元,同比增长12.5%;利润总额1.0亿元,下降24.7%。

第三产业

1998年,桃城区属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3亿元,比新中国成立初期增长109倍,比1978年增长10.6掊。零售额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比重达到61.9%。工商企业税收占到了全部财政收入的94.8%。

2006年,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24亿元,服务业增加值实现27亿元,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提高到了40%。

2010年,桃城区利用省外资金3.1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10万美元,分别同比2009年增长39.8%和8.9%。对外贸易实现双增长,完成对外出口7160万美元,同比2009年增长28.6%,进口完成3284万美元,同比2009年增长17.5%。共谋划实施服务业重点项目94个,2010年和2011年两年就有67个500万元以上服务业项目开工建设,总投资达到44.8亿元,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33.3%。

2024年,桃城区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25.4亿元,比上年增长3.8%;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27.0亿元,增长0.6%;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3.4亿元,下降0.8%;金融业增加值30.5亿元,增长0.8%;房地产业增加值18.7亿元,增长10.0%。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40.1亿元,同比增长1.0%;利润总额2.3亿元,增长25.1%。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2040.3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0.2%;贷款余额1134.1亿元,增长4.0%。本外币存贷款比为55.6%,比上年末降低3.3个百分点。

2024年,桃城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9.1亿元,比上年增长5.5%。按经营单位所在地统计,城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23.8亿元,增长9.1%;乡村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5.3亿元,下降16.9%。按消费形态统计,商品零售额134.2亿元,增长5.8%;餐饮收入5.0亿元,下降3.6%。全年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中,粮油、食品类零售额同比增长15.2%;饮料类增长63.0%;烟酒类增长29.2%;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15.5%;化妆品类增长16.2%;金银珠宝类下降4.6%;日用品类增长15.9%;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36.1%;中西药品类下降12.7%;文化办公用品类下降16.6%;通讯器材类增长5.4%;石油及制品类增长12.5%;汽车类下降25.6%。

交通

桃城区境内京九、石德、邯黄铁路大广、衡德、邢衡高速公路纵横交错,中国高铁八纵八横之一的京九铁路、青太高铁在此交汇。

社会

教育事业

2013年,桃城区有大中专院校10所,中学19所。全区有聋哑学校、人民路小学、南门口小学、九中、十一中、利民路小学、实验小学8所中小学校。2013年,桃城区投资6100万元、占地150亩、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的新六中已经交付使用,其他工程除利民路、实验两所小学外,也已基本完工。以上所有项目完成后,市区将增加学校占地158亩,新增建筑面积7.8万平方米。

2024年,桃城区区管基础教育学校140所,比上年增加3所。其中,普通高中6所、职业高中1所、初中17所、小学52所、幼儿园64所。在校生14.1万人,比上年下降2.4%。其中,高中阶段教育学生2.4万人,下降13.6%;义务教育阶段学生10.8万人,增长1.3%,初中4.1万人,增长1.3%,小学6.7万人,增长1.3%;幼儿园学生0.9万人,下降10.1%。招生3.5万人,比上年增长7.0%。其中,高中阶段教育招生0.9万人,增长32.7%;义务教育阶段招生2.6万人,增长0.5%,初中招生1.6万人,增长17.8%,小学招生1.0万人,下降18.0%。毕业生3.8万人,比上年增长16.4%。其中,高中阶段教育毕业1.2万人,增长6.1%;义务教育阶段毕业2.6万人,增长22.1%,初中毕业1.5万人,增长31.9%,小学毕业1.1万人,增长10.5%。专任教师9227人,与上年持平。其中,高中阶段教育教师2131人,下降6.9%;义务教育阶段教师6218人,增长4.3%,初中教师3023人,增长7.2%,小学教师3195人,增长1.7%;幼儿园教师878人,下降10.0%。

文化事业

2024年,桃城区举办文化惠民演出255场,组织群众性节庆文化活动132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展演活动8场,开展燕赵少年读书系列活动。区文化馆美术作品入选国家级展览1次、省级展览8次。成功举办了2024·中国桃城第二届“翱翔中国”全国低空无人飞行大奖赛。年末区公共图书馆纸质图书藏量90.8千册,同比增长1.0%。

科技事业

2024年,桃城区有效发明专利489件,比上年末增长12.4%。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8.04件。

医疗卫生

2013年,桃城区共有大型综合医院五所,中医院一所。其中市第一医院(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市第二医院分别为三级甲等医院三级乙等医院

2024年末,桃城区医疗卫生机构911个。其中,医院32个,有综合医院7个、中医医院4个、中西医结合医院1个、专科医院20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869个,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65个、卫生院6个、村卫生室345个、门诊部30个、诊所.卫生所.医务室423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8个,有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个、专科疾病防治院(所、站)2个、妇幼保健院(所、站)2个、采供血机构1个、卫生监督所(中心)1个。年末卫生技术人员12299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5542人,注册护士5319人。医疗卫生机构床位7479张,其中,医院床位6997张、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床位207张。全年门诊总诊疗831.2万人次。

基础设施

2008年,桃城区实施了总投资575万元的12座农桥重修工程。引进资金1641.5万元,完成了27.2公里“村村通”工程等5项道桥改建工程。投资1500万元实施了有线电视“村村通”工程。投入2008万元进行了路桥、电力设施等基础设施建设。累计筹集资金1.5亿元用于改善城乡办学条件,先后投资9465万元,实施了六中、人民路小学等8所中小学校的改扩建工程。投资3000多万元,新建、改扩建农村小学12所。投资459.2万元,实施了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

2010年,桃城区栽种三球悬铃木等观赏树200余棵,修建45平米花坛,安装照明路灯15盏。新修建了村民服务中心和120平米的文体活动广场,安装了8件体育健身器材和配置锣鼓音箱等设备。规范了“农家书屋”,配置图书1500册、报刊20种,音像和电子制品100多张。赵圈镇4所项目学校同时开工,齐头并进,并全部完成主体工程。大麻森乡3所学校已全部开工建设。河沿镇除1所正在准备开工外,其余2所已经交付使用。王渡口村升级改造500米低压线路,并配套安置一台20千伏的变压器。

2014年,桃城区预计投资4000多万元,涉及15个基建项目,将农村小学由82所调整为29所完全小学,并且全部按寄宿制学校进行规划建设。全区已完成投资3000万元,新建、改扩建农村小学12所,其余3所全部完成。投资建设社区综合文化站,共建立多功能活动室8个,加强文化活动中心建设,设立社区阅览室13个,曲艺活动室3个。

社会保障

2008年,桃城区新增参加养老、医疗、失业、工伤保险人数共计6000多人,基金累计结余达到了4305万元。全区城镇新增就业4160人,新增劳务输出4056人次。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免除了学杂费共计389.4万元,为1140名家庭贫困生免费提供了教科书,为465名家庭贫困寄宿生补助了生活费总计15万元。全年共发放救灾款204万元,累计发放城市低保金1460万元,保障了7.1万户次、17万人次的基本生活。累计发放农村低保金91万元。累计发放城乡医疗救助金57万元。发放城市住房低保金25.6万元,缓解了155户贫困居民的住房困难。

2014年,桃城区为207名贫困低视力患者免费验配助视器。实施“复听工程”,为有就学、就业能力的贫困聋人装配助听器17台,并进行康复训练。实施“精神残疾救助工程”,为7名贫困精神病患者提供免费住院治疗,100名贫困精神病患者提供免费服药。供应配发各类残疾人辅助器具21件。完成肢体残疾人康复训练54名。开展“七彩梦行动计划”,对聋儿、肢体矫治、强直型脑瘫孤独症儿童进行康复训练,目前完成脑瘫儿童康复训练5名,完成孤独症儿童康复训练5名。

2024年末,桃城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14.3万人,比上年末增加4612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9.6万人,减少655人。参加失业保险7.2万人,增加3107人。参加工伤保险8.6万人,增加1173人。年末参加基本医疗保险47.8万人。其中: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8.6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39.2万人。参加生育保险6.9万人。年末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591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1139人;享受城市特困人员救助供养108人,农村特困人员救助供养738人。各类提供住宿的社会服务机构(养老机构)31个,社会服务(养老)床位2716张。全年国家抚恤、补助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3123人。

人居环境

2024年,桃城区造林面积41.1公顷,比上年下降35.9%。全区国有建设用地供应总量68.8公顷,下降68.7%。全年环境空气质量二级及好于二级天数为242天,其中一级天数59天。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为42.4微克/立方米,可吸入颗粒物(PM10)平均浓度为69.3微克/立方米。

旅游

风景名胜

赵州桥

安济桥坐落于衡水市区内滏阳河上,是一座七孔石拱桥,长116米,宽7.5米,桥面两侧各有石狮望柱60根,柱间镶石栏板,桥墩砌有分水石台,桥孔顶部刻有石龙首。两端对刻石狮,两侧砌石岸。

安济桥始建于明天顺元年(1457年),初为木桥,后改建为石桥。清乾隆三十年(1765年)重建,命名为“安济桥”。民国26年(1937年)10月5日,侵华日军将该桥中孔炸毁。1956年将中孔修复为木结构。1982年全面维修,中孔改为水泥结构。

宝云塔

衡水宝云塔(原名擎天塔)坐落在衡水市桃城区河沿镇旧城村东,宋代早期建筑,坐北朝南,为八面棱锥体楼阁式砖塔。200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6月,宝云塔保护修缮工程经国家文物局批准立项。2013年8月1日,一期本体工程正式动工。

获得荣誉

2020年4月,入选河北省2019年度体育工作优秀县(市、区)。

2020年6月30日,入选“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

2020年11月,入选第三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名单。

2020年12月22日,入选全国第五批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市、区)名单。

2020年12月,被授予“第二届“河北省文明城区”称号。

参考资料

区域位置.衡水市桃城区人民政府.2025-08-15

衡水市桃城区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衡水市人民政府.2025-08-15

历史沿革.衡水市桃城区人民政府.2024-02-19

> 桃城概况 > 自然资源.衡水市桃城区人民政府.2024-02-19

历史文化.衡水市桃城区人民政府.2024-02-19

历史沿革.xianyu.chinaxiaokang.com.2020-03-20

地理环境.xianyu.chinaxiaokang.com.2020-03-20

自然资源.xianyu.chinaxiaokang.com.2020-03-20

桃城区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今日头条.2021-06-24

(衡水市)桃城区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红黑统计公报库.2022-09-28

经济.hs.hebnews.cn.2020-03-20

社会事业.www.cntoluna.com.2020-03-20

风景名胜.xianyu.chinaxiaokang.com.2020-03-20

Author avatar
雪山春水
5评
转发

Copyright © 1996-2025 DaHe Network Media. Group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3012313号

虚幻引擎雅思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