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印华(1942年8月23日-1967年6月2日),男,印度援华医生柯棣华与中印友好人士郭庆兰的独生儿子。
柯印华的名字是由聂荣臻司令员所起。“印”表示印度,“华”表示中国,取中印世代友好之意。1942年12月9日,柯印华的父亲柯棣华大夫因癫痫发作去世,此时柯印华仅出生107天。1943年,经中央决定,柯印华母子赴延安市。1947年,柯印华入读荣臻子弟学校,1949年,柯印华随学校迁到北京,进入北京市八一学校读小学。1950年,其母亲郭庆兰也调到八一学校当校医。柯印华小学毕业后,升入北京101中学。1954年,柯印华和其母亲受到印度总理贾瓦哈拉尔·尼赫鲁的会见。1958年,柯印华跟随母亲到印度探望奶奶和家人、亲戚,临行前受到周总理接见。1961年,柯印华被保送到某军医大学(就读期间曾用名张印华)。为了能继承父业,他努力学习外语。
1967年6月2日,柯印华在空军军医大学附属医院接受治疗时,因静脉注射的葡萄糖出现问题,导致血液循环异常,年仅25岁的他不治身亡,后其骨灰安置于石家庄市华北军区烈士陵园。
人物生平
1941年10月25日,经当时军区司令员聂荣臻司令做媒,柯印华的父母-柯棣华与郭庆兰结成夫妻。1942年8月23日,柯印华出生,其名字由聂荣臻司令员起名。“印”表示印度,“华”表示中国,取中印世代友好之意。1942年12月9日,柯印华的父亲柯棣华大夫因癫痫发作去世,此时柯印华仅出生107天。1943年,经中央决定,柯印华母子赴延安市。
1947年,柯印华入读荣臻子弟学校,在校期间老师们对他关怀备至:日常悉心照料其饮食起居,战时遇敌追击或炮火轰炸,均抱着或背着他转移,全力保障他的健康与安全。1949年,柯印华随学校迁到北京,进入北京市八一学校读小学。1950年,其母亲郭庆兰也调到八一学校当校医。柯印华小学毕业后,升入北京101中学。
1954年,柯印华和其母亲受到印度总理贾瓦哈拉尔·尼赫鲁的会见。1958年,柯印华跟随母亲到印度探望奶奶和家人、亲戚,临行前受到周总理接见。柯印华奶奶希望他能回去继承祖业,因为柯印华是这个家族“三房一子”的独苗。但柯印华表示,他一定回中国,要学医,继承父亲未完的事业,也要支援其他国家的民主解放事业。1961年,柯印华被保送到某军医大学(就读期间曾用名张印华)。为了能继承父业,他努力学习外语。
1967年6月1日,柯印华因肠炎腹泻,当班护士未执行“三查七对”,误输含霉菌絮状物的葡萄糖液,致其20分钟后寒颤、昏迷。当时医疗管理混乱,虽成立抢救组、请专家会诊,却未及时拿出有效方案。其同学将病危消息上报国务院,周总理生气指示“不惜代价抢救”,并派飞机从天津市送药;聂荣臻元帅也怒斥校方,要求全力救治。后学校组织O型血同学献血,但终因抢救无效,柯印华于1967年6月2日21:50离世,其骨灰安置于石家庄市华北军区烈士陵园。
家庭关系
相关评价
柯印华学习勤奋努力,严于律己,宽厚待人,为了能继承父业,他努力学习外语。(北京协和医院评)
参考资料
柯棣华:国际主义精神的代表 - 中国军网.中国军网.2023-12-17
历史钩沉|中印友好之子陨落惊动周总理,惨痛教训应永远铭记.澎湃新闻.2025-08-15
柯棣华5位亲人昨日来到石家庄扫墓(组图)_河北新闻网.河北新闻网石家庄频道.2023-12-17
百年不了情——我与伯父周恩来相处的日子(四).经济导报.2025-08-15
个人祭奠.华北军区烈士陵园.2025-08-15
燕赵英烈|柯棣华:国际主义精神的代表.今日头条.2023-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