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伯休父

程伯休父(生卒年不详)是西周姬静时期的一位重要人物。他是程国的国君,字休父,也有一作休甫。作为伯爵,他是周代内诸侯之一,首都位于今天的陕西咸阳东北地区。程伯休父曾担任大司马一职,负责掌管国家军队并辅佐政府治理。他在徐国征战中表现出色,功勋卓著,因此被周宣王封为“安定王”。程伯休父是程氏和司马氏的始祖,司马炎晋朝时追尊他为始祖,并赐予庙号“晋圣祖”和谥号“武皇帝”。他的后代包括司马懿程昱程银司马师司马昭、司马炎和司马睿等知名人物。程伯休父的具体生平和事迹目前尚无详细记载。

人物介绍

姬静之时,重黎的裔孙程伯休父入朝为大司马,后又因攻占徐方(今山东滕州东南薛故城)有功,被封到程邑(今陕西咸阳市东,也有人说在今洛阳市东),他的子孙有一部分人以地为姓称程姓。据《元和姓纂》及《通志·氏族略》所载,公元前11世纪时,周公公封诸侯,周文王第10子(一说第17子)受封于郇(近山西省临猗县),史称郇侯、郇伯。春秋时,郇国为晋国所并,其子孙以原国名“郇”为氏,后去邑旁,加草头为“荀”氏,春秋时,晋国公族叔受封于荀邑(今山西省正平县西),其后以邑名“荀”为氏。又据《左传杜预注》所载,春秋时,晋国荀氏的支子(非正妻长子或妾生子)食采于程邑(今山西省新县东北地区),其后以邑为氏,称程氏,是为山西程氏。西周后期,周厉王好利。他以荣夷公为卿士,拼命对百姓进行搜刮。他的奢贪暴虐,激起了国人的不满。他又派卫巫监视国人,一旦发现有非议时政的人就加以杀害。在这种专制高压之下,国人在路上见面不敢互相打招呼,只好用眼睛示意。国人忍无可忍,终于拿起武器围攻这位贪暴的国君。厉王逃到(今山西霍县)邑,不久死去。他的儿子姬静继承王位,史称周宣王。宣王在位时,周公姬奭辅政,整饰政务,诸侯来朝,史称“宣王中兴”。周宣王在国力有所恢复之后,曾亲自领兵征伐东南方的淮夷,程国的国君程伯休父也参加了这场战争。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大雅·常武》篇记载了这场战争,写道:“王谓尹氏,命程伯休父。左右陈行,戒吾师旅。率彼淮浦,省此徐土。不留不处,三事就绪。”诗句的意思是,周宣王亲自领兵征伐时叛时服的淮夷,派遣大臣尹吉甫为使者任命程伯休父为大司马。让他在左右摆布阵势,监戒军队。程伯休父随姬静出征,在对淮夷的战争中建立了显著的功勋。后来程伯休父到达都城镐京,在朝廷中担任大司马,封地改在咸阳市附近的程邑。程伯休父担任大司马以后,他子孙中的一部分又以他的官职—司马为氏,于是形成了司马氏。因此,程伯休父是程氏和司马氏共同的得氏始祖。昔在,命重黎以司天,唐虞之际,绍重黎之后,使复典之,至于夏商,故重黎氏世序天地。其在周,程伯休父其后也。当周宣王时,失其守而为司马氏。司马氏世典周史。惠襄之间,司马氏去周适晋。晋中军士会奔秦,而司马氏入少梁。自司马氏去周适晋,分散,或在卫,或在赵,或在秦。其在卫者,相中山。在赵者,以传剑论显,司马聩,司马卬司马错程昱程普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司马炎,其后也。在秦者名错,与张仪争论,于是惠王使错将伐蜀,遂拔,因而守之。错孙靳,事白起白起。而少梁更名曰夏阳。靳与武安君坑赵长平军,还而与之俱赐死杜邮,葬于华池。靳孙昌,昌为秦主铁官,当始皇之时。卫后庄公玄孙昂为武信君将而徇朝歌。诸侯之相王,王卬于殷。汉之伐楚,卬归汉,以其地为河内郡。昌生无泽,无泽为汉长。无泽生喜,喜为五大夫,卒,皆葬高门。喜生谈,谈为司马迁

家族世系

始祖黄帝

昌意

颛顼

重黎

始祖大皇帝程伯符

嫡长子司马仲庚

嫡次子程仲辛

后裔

司马卬司马昂

塞王司马欣

司马谈

司马迁

高祖宣皇帝司马懿

世宗景皇帝司马师

太祖文皇帝司马昭

世祖武皇帝司马炎

东汉末年割据军阀程银

曹魏安乡侯程昱

刘宋蜀王程道养

长沙王程道助

南梁陈忠烈王程灵洗

唐朝卢国公程咬金

唐朝卢国公程咬金之嫡次子程处亮唐太宗李世民之女婿,李敬的夫君

宋朝洛国公程颐

元朝楚国公程钜夫

明朝程和,朱橚朱橚之婿,永城郡主之夫君,永乐三年五月乙未下嫁程和

参考资料

Author avatar
雪山春水
5评
转发

Copyright © 1996-2025 DaHe Network Media. Group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3012313号

虚幻引擎雅思百科